• 家長重視手足口病傳染期,減少兒童感染風險

    17526854798224294200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

    手足口病是一種高發於嬰幼兒及兒童身上的傳染性疾病,家長應警惕和關注手足口病傳染期,並採取預防與干預措施,減少孩子的患病率。

    手足口病基礎知識

    手足口病是由於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發熱出診性傳染病,因傳染的病症出現在手、足,口腔等部位,所以它也叫做手足口綜合征,嬰幼兒與5歲下的兒童是常見感染的群體。在手足口病傳染期,患兒會在手、足和口腔等部位會出現皰疹,患兒會有發熱、食欲不振,咳嗽等不適症狀。一旦發現集體中有手足口病患兒,要進行隔離治療,否則可能會造成大面積感染。

    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

    直接接觸傳染:在幼稚園或集體活動中,直接接觸到感染者的唾液,或者共用玩具,共用餐具等,造成的病毒傳播。

    間接接觸傳染:在手足口病傳染期,病毒的生命力強,即使停留在環境表面也尚可存活一段時間,當幼兒接觸了受到污染的物體,如接觸門把手,觸摸玩具等,再接觸自己的嘴巴,眼睛,就可能導致病毒傳播。

    糞口接觸傳染:幼兒不小心接觸到感染者的糞便,但是沒有及時洗手就進食,也一樣會造成手足口病的傳染。

    手足口病的傳染期評估

    潛伏期:家長要特別重視手足口病傳染期,因潛伏期可達2-7天之久,在潛伏期階段,孩子的手、足和口腔部位會出現紅疹,還有咳嗽、咽喉痛,流涕等,不能化驗直接確診是否為手足口病,可能會被誤以為是發熱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。

    早期:看到嬰幼兒的手,足和口腔有紅點,伴有流涕、食欲減退,高熱持續不退等症狀,經過化驗確診患上手足口病。發病後的一周之內,手足口病傳染期的病毒傳染性最強。

    治癒後評估:手足口病經過專業治療之後,通常在一星期左右即可痊癒,皰疹消失,症狀減輕,但是由於手足口病傳染期較長,可持續數周之久,一般從確診開始算起,隔離2周時間左右為宜。

    手足口病的症狀及傳染性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,典型的症狀是在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斑丘疹、皰疹,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熱、咳嗽、食欲減退、流鼻涕等。患兒發熱1-2天後開始爆發皮疹,手足口病傳染期在一星期左右,為避免傳染給其他兒童,應隔離時間達2周左右再上學。此時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,但傳染給大人的可能性較低。

    手足口病的診斷治療

    醫生先採集患兒病史,瞭解接觸史、發病時間、長皰疹或皮疹狀況、症狀表現等,再結合病原學和血清學的檢查,由此診斷患兒是否為手足口病。按患兒的輕重程度採取有效的治療方式。

    預防手足口病的措施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

    監督孩子養成正確的衛生習慣,飯前便後要洗手,保持飲食均衡營養,帶孩子適當鍛煉或參加戶外活動,提高免疫力。妥善處理孩子的糞便或紙尿片,帶孩子及時接種手足口病疫苗。

    家庭照護與隔離指南

    家有雙胎寶寶,其中一人患有手足口病,應在手足口病傳染期進行隔離,患兒不能接觸其他兒童,家長將患兒的衣物消毒後隔離存放,糞便及時處理,對個人用具和餐具消毒處理。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時,家長密切注意孩子的口腔,手和足部的變化,發現潛伏期症狀應及時就診。

    特殊場合的預防建議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

    學校或托幼機構加強環境的衛生消毒,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發現患兒有手足口病,應向上級報備,申請集體居家隔離,以免造成兒童受到大面積的傳染。在手足口病傳染期高發的季節,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習慣,並做好公共環境的衛生,及時消毒。

    手足口病傳染期具有一定的傳染性,家長發現孩子患病之後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,遵從醫囑住院治療,或居家隔離,引導孩子做好個人衛生,接種疫苗,提高自身的抵抗力,防範手足口病。

     
  • 推薦文章